会议活动的拍摄是会议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事情并不重要,但要做好它并不容易。会议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不受摄影师的控制,所以必须在第一次高质量地捕捉图像。坚持会前精心准备,会议随机适应,会后及时整理,确保拍摄任务顺利完成。
一、检查设备,按需补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议前,必须做好摄影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做好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检查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包括配件是否齐全,电池是否有电,备用电池是否携带,确保会议当天性能良好。除了准备足够的基本设备外,还应考虑会议的各种场景,以弥补所需的设备。例如,如果没有广角或超广角镜头,颁奖时的合影可能不完整;闪光灯的缺失可能会导致黑暗的照片,即使以后的处理也很难弥补。
二、充分预演,及时调整
接到保证任务后,立即研究会议议程,记住主持人和演讲过程。到会议现场了解座位、显示屏、演讲座位、照明位置等情况,预期拍摄点和效果,设计合适的构图,提前试镜,及时调整影响拍摄效果的地方。例如,当会议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标志字幕不是最佳位置时,应及时提出建议,以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三、认真分析,因“场”制宜
从签到、主会场、分会场到主席台、台阶合影等,每个场景都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场景的不同,考虑场景、色温、是否使用闪光灯、是否连续拍摄等问题,及时调整相机的功能设置。在研讨会、小组会议和其他较小的场地,通常由于窗户光线太亮,角色的脸相对较黑,按“白加黑减”这种方法也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此时需要使用闪光灯来补充人物的面部颜色。
四、沟通,及时补救
注意边拍边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抓住合适的时间进行沟通和补救。比如在拍摄会议时,发现发言人因坐姿、物品遮挡等问题处于拍摄死角,导致没有拍到合适的照片,可以利用会议间隙进行简单的沟通,及时补救。
五、及时整理,保密
拍摄任务完成后,第一次整理照片,完成照片筛选工作,必要时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切割和优化,但不能扭曲。然后,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场景的照片进行分类,并注明每张照片的信息。经领导批准后,分发给各媒体用户。在分发过程中,注意遵守保密规定,防止传输过程中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