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拍摄技术助推视听产业升级

如今,随着大数据、超高清、loT、5G、AI、随着4K/8K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看”和“听”的体验越来越丰富多彩。智能视听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经济生产效率,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智慧。智能拍摄融合了多种新兴技术,不断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实施。

“智能拍摄和自动化智能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双向改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卓青表示,未来智能拍摄将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多种新兴技术、智能穿戴、AR、不同行业的VR等技术及相关专业技术将不断融入智能拍摄技术。

目前,智能拍摄已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体育赛事直播、远程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已成为当前的热门技术。

“智能拍摄可以用于工商或普通生活。”卓青说,从智能拍摄的具体应用场景来看,可以用于商业中的远程智能会议,也可以记录和展示一些重要活动中的整个操作环节。在未来的教育场景中,智能拍摄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记录和生产教育材料,并有助于远程教育的互动。智能拍摄可以实时动态编辑拍摄过程中存储的图像,然后及时显示。例如,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上,有大量的智能拍摄技术。

此外,卓青认为,技术转型过程中存在以下限制:支持应用场合所需的技术成本、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传感器性能的改进程度;相应算法和实验平台的满足和处理程度。

目前,数字化转型浪潮是大势所趋,智能拍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卓青认为,人们接触外部世界的方式大多依靠视觉,智能拍摄应用作为记录外部图像的重要载体将继续推广。在现代生活中,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场景也很常见。

图片4.png

在疫情的影响下,远程教育产业对智能拍摄的需求爆炸式增长。卓青说,从课堂方式来看,智能拍摄使不同地方的人更加集中,有利于信息传递,多视角拍摄环境可以更好地提高远程教育的有效性;从教育内容来看,智能拍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后期编辑功能,实时塑造和记录课堂内容,节省原有的后期制作成本和生产周期;本质上,智能拍摄使课程不再简单地作为信息呈现,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时性。此外,在科研教育中,智能拍摄为教师现场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应用的逐步推广,为了更好地引领产业发展,行业标准也出台了。2020年7月,智能拍摄企业科旭威尔牵头制定的智能拍摄行业关键产品行业标准《广播级智能云平台通用标准》正式实施。作为该标准制定的成员之一,卓青认为,目前,学术研究、标准规范和技术的快速转化是许多行业发展的重点。

卓青表示,要促进校园技术研究与产业需求的结合,需要满足以下方面: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一致;学校可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技术研究和人才培训;国家在一些特殊研究领域的支持。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驱动力。要发展智能拍摄产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卓青说,智能拍摄所需的技术非常全面。智能拍摄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素质:信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行业特定技术的能力。

他解释说,拍摄的最终输出是携带不同行业信息的不同图像,这与科学研究中记录的数据图像不同。智能拍摄领域的人才还需要掌握电影行业镜头使用技术和镜头语言表达能力,使输出信息更感人、真实、艺术表达和影响力。